孔子有一位著名的弟子名叫仲由,字子路。他性格刚烈耿介,为人正直不阿,最见不得不平之事。子路最初在鲁国季孙氏门下担任家臣,后来追随孔子周游列国,期间一直担任孔子的贴身护卫,保护老师的安全。周游列国结束后,子路受到卫国邀请,前往管理蒲邑。然而这位忠勇之士的结局却极为悲惨,在卫国政变中被乱刀砍死,连尸体都难以辨认。孔子听闻爱徒惨死的消息后悲痛欲绝,不久也离开了人世。这一切的悲剧,都要从卫国那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说起。
1.太子蒯聩的逃亡之路
当时的卫国由卫灵公统治。在卫灵公的原配夫人去世后,他迎娶了宋国公主南子为继室。这位南子夫人在嫁到卫国前,就与自己的堂兄宋朝有染。成为卫夫人后,南子仍对旧情念念不忘,便向卫灵公请求与宋朝相见。卫灵公竟应允了这荒唐的请求,特意将宋朝从宋国请来,让二人在卫国都城幽会。然而这等丑事终究难以遮掩,宋国上下早已知晓两人的不正当关系。
恰逢此时,卫国太子蒯聩出使齐国归来,途经宋国。宋国人得知他是卫国太子后,故意用粗鄙的言语羞辱他:你们卫国的母猪已经满足了吗?为何不归还我们宋国英俊的公猪?这番侮辱让蒯聩颜面尽失,对南子起了杀心。他暗中安排家臣戏阳速随行,计划在拜见南子时由戏阳速实施刺杀。回到卫国后,蒯聩以进献礼物为由求见南子。南子也想缓和与太子的关系,欣然接见。会面时,蒯聩频频向戏阳速使眼色,催促他动手。但戏阳速不知是担心事后被灭口,还是临阵胆怯,始终没有行动。蒯聩越是焦急暗示,越引起南子警觉。南子突然明白太子不怀好意,立即哭喊着向外奔逃:太子要杀我!卫灵公闻声赶来,急忙带着南子登上高台避难。蒯聩见事败露,仓皇逃往宋国,后又辗转流亡到晋国。
展开剩余63%2.蒯聩复国夺位
卫灵公去世后,南子本想遵照灵公遗愿立公子郢为君,但公子郢坚辞不受。他认为虽然蒯聩流亡在外,但其子公子辄尚在国内,应当由辄继位。于是公子辄被立为卫出公。同年,晋国权臣赵简子曾试图护送蒯聩回国夺位,但被卫国军队驱逐。蒯聩只得占据戚地,等待时机。
公元前480年,卫国重臣孔圉去世,其子孔悝继承父位。孔圉生前有个名叫浑良夫的家仆,生得高大俊美。孔圉死后,其妻孔伯姬很快与浑良夫私通。孔伯姬正是蒯聩的姐姐,她便让浑良夫秘密联络蒯聩。蒯聩趁机利诱浑良夫,策划里应外合夺取孔家,为复国铺路。在浑良夫协助下,蒯聩潜入孔府,又得孔伯姬相助,胁迫孔悝结盟,共同推翻卫出公。孔家总管得知变故,立即护送卫出公出逃,同时派人急召孔家家臣子路前来救援。
3.生死抉择
当时孔子的另一位弟子高柴也在卫国为官。得知政变消息后,他敏锐地意识到局势危急,立即准备逃离。高柴为官清正,曾公正审判的犯人对他心服口服。逃亡途中,一位受过他恩惠的犯人冒险相助,使他得以逃出都城。路上高柴遇见赶来的子路,力劝他一同逃命。但子路毅然拒绝:食君之禄,忠君之事。坚持前往孔府救援。
子路到达孔府时被公孙敢阻拦,他厉声呵斥后趁有人出入时强行闯入。在庭院中,子路高声要求蒯聩释放孔悝。见蒯聩不为所动,子路威胁要放火烧楼。蒯聩只得派石乞、盂黶两名武士出战。年已六十二岁的子路虽勇猛,终究难敌两名壮年武士。激战中,子路的帽带被斩断。他从容说道:君子死,冠不免。在整理帽带时,不幸被对方杀害。
4.政变落幕
最终蒯聩在孔悝支持下即位,史称卫后庄公。这场血腥政变残酷地印证了权力面前无父子的真理。子路的壮烈牺牲,不仅让孔子痛失爱徒,更成为儒家舍生取义精神的永恒典范。他的忠勇事迹,至今仍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。
发布于:天津市炒股配资时间,投股票用什么软件,按月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