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谈及“中东火药桶”,许多人会立刻想到巴勒斯坦。阿拉伯半岛的南端,有一块被大多数人忽视的土地也门,同样是动荡不安的焦点。
也门共和国,领土约52.8万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约3300万。绝大多数居民为阿拉伯人,且几乎全民信奉伊斯兰教。在地缘战略上,也门扼守着连接红海与印度洋的要冲曼德海峡,因此历来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热点。
早在公元7世纪,也门便并入蓬勃发展的阿拉伯帝国。历史长河中,伊斯兰世界逐渐分裂为逊尼派与什叶派,两派分歧深重。逊尼派推崇能力至上,领袖更替在强者之间。什叶派则更强调血统传承,认为只有穆罕默德家族的后裔才具备领导资格,且什叶派的领袖伊玛目多数依靠宗教权威而非武力。这一结构反而令什叶派在内部更易分裂。
什叶派内最早的分支之一,当属8世纪萌生的宰德派。当时主流什叶派支持穆罕默德·巴基尔为新任伊玛目,而宰德派信众拒绝承认,转而在也门北部山区建立根据地,各自为政。直至今日,宰德派在也门依然有大约35%的支持者。
此后数百年,也门多次易主。奥斯曼帝国于16世纪征服这里,18世纪英国人也觊觎这一要地。英国东印度公司登陆后,迅速控制了亚丁港,并设立殖民据点。19世纪中叶,英方通过军事和不平等条约,将也门南部许多酋长纳入其“保护地”。彼时的奥斯曼帝国早已力不从心,南也门自此成为英国势力范围。
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,奥斯曼帝国土崩瓦解。在混乱之际,宰德派趁机在北部宣布独立,建立了由巴德尔王朝主导的也门王国。对英国实际控制的南方,巴德尔王朝起初并不承认。但因战败于沙特,被迫签署条约,最终认可了英国在南的地位,此后也门被明确分为南北两块。
时间推移到1960年代,北也门在纳赛尔主义浪潮冲击下,发生政变,年轻军官依托埃及支持,成立阿拉伯也门共和国。而被推翻的王族投奔沙特,跟共和派展开长年内战:一方有沙特做后盾,一方得益于埃及的协助。六十年代中后期,地区格局生变,埃及与沙特相继撤出,双方弹尽粮绝后终于达成妥协,也门王国历史终结。
南方亦不平静。左翼势力在苏联支持下积极推动独立,英国竭力镇压,却因财力有限,终于在1967年撤军,随即建立起亲苏的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。冷战对峙之下,南北也门不时发生摩擦,但总归规模有限。
和平表面下,两区各自内部暗流汹涌。1978年,北也门总统接连遇刺,军方高层萨利赫走上台前,建立家族式统治,为北部带来一段相对稳定期。此时南方政坛则陷入持续内斗,老一代革命者被边缘化,新势力趁机上升。
1990年,随着苏联分崩离析,南也门主动寻求统一。统一后,虽由萨利赫任总统,首都也定于萨那,但南北矛盾未因合并而消解。军队没有整合,传统地方势力顽强存续,逊尼派在地方大有势力。
为巩固北方地位,萨利赫开始拉拢宰德派宗教力量。此时,侯赛因·胡塞与“青年信仰者”异军突起。胡塞家族本是宰德派名门,其子侯赛因创建新宗教组织,以振兴宰德派为己任。1993年,胡塞本人当选议员。刚过一年,南部发现丰富油田,因分配争议引发新一轮北南内战。北方凭借西方和宰德派助力迅速掌控大局,胡塞势力逐渐扩张。
随着政治形势变化,萨利赫与胡塞裂痕扩大。胡塞主张宗教干政,取经于伊朗,反对萨利赫亲美政策,两者关系彻底决裂。2004年,胡塞在萨达省发动叛乱,虽本人在政府军行动中遇害,胡塞家族继承组织,成立“胡塞运动”继续活动。其后,胡塞武装与政府长期对峙,双方背后各有大国撑腰。沙特、伊朗的介入,让这场冲突演变为代理人战争。
2011年,阿拉伯之春席卷也门。国家经济极为疲弱,半数人口贫困,失业率居高不下,萨利赫家族却富可敌国。社会不公加剧抗议浪潮,最终萨利赫被迫下台流亡,终结了其三十余年的统治。继任的哈迪本是南方人,在中央缺乏立足之地,提出联邦制改革,结果马克南人集团强烈反弹。通过萨利赫与胡塞的意外结盟,2014年胡塞武装奇袭首都萨那,哈迪出逃南方再度重组政府。
胡塞武装席卷南下,沙特不得不直接介入。担忧伊朗间接通过胡塞控制曼德海峡,沙特纠集阿拉伯多国组成联军,宣布支持哈迪政府,发动武装干预。初期,沙特联军依靠强大兵力与武器装备,止住政府军颓势,迫使胡塞收缩阵地。然胡塞依靠地势、游击策略,与联军僵持不下。基地组织趁乱坐大,局势更趋复杂,战事持续至今。
2017年,萨利赫再度变换立场,意图谋和沙特,却被胡塞察觉,最终在逃亡途中中伏丧生。其余势力纷纷倒向联军,胡塞被迫主动出击,继而双方在联合国斡旋下达成停火。南方则另起波澜,亲沙特的政府军与阿联酋支持的南方委员会反目,激烈争夺控制权,内部纷争不断。
至2019年,胡塞运动消化完北方残余势力,重整旗鼓,重新对抗也门政府。2020年,南方过渡委员会宣布部分省份进入自治状态,政府军士气大跌。一名胡塞伏击行动,还曾导致沙特装甲旅全军覆没,数百辆装甲车辆和数千士兵被俘,显现联军内部可能存在泄密。
历经多年鏖战,胡塞从早年的“拖鞋军”成长为装备整齐的有生力量。2022年,他们在萨那举行阅兵时,展示出了导弹、无人机等高科技装备,令人侧目。而沙特方面在多次受挫后,选择扶持新政权领导人阿里米取代哈迪,试图稳住局面,但也门实质上早已陷入碎片化状态。除了胡塞武装和政府军,南部分裂势力、萨利赫旧部、地方部族等各自占据一隅,背后都有大国势力操控。
据不完全统计,这场冲突已造成四十万人丧生,五百万民众流离失所。眼下,各方均不具备荡平对手、统一全国的实力;而外部强权也无意让也门再现统一局面。可以说,也门内乱的本质,就是几个大国在代理人角逐中,将小国命运玩弄于鼓掌之间。叙利亚如是,也门亦如此。小国百姓的苦难,谁又会真正关心呢?
炒股配资时间,投股票用什么软件,按月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