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一名天天开着车在外跑业务的销售,选车这事儿我前前后后琢磨了大半年。毕竟这车不光是代步工具,更是移动的办公室、样品仓库,有时候还得充当接待客户的 "面子工程"。最近把两款热门的纯电 SUV 都深度体验了一番,一款是宝骏云海 EV 2026 款 600km 纯电版,另一款是元 PLUS 2025 款智驾版 510KM 超越型。这篇就纯从咱们销售的实际用车场景出发,聊聊这两款车在日常跑业务中的表现,参数啥的都摆在那儿,但实际用起来的感受才是最实在的。
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续航问题,毕竟跑业务最怕半路没电找充电桩,耽误事不说,万一让客户等着就更麻烦了。宝骏云海 EV 官方标的是 600km 续航,我这段时间跑下来,市区和高速各占一半的情况下,跑 500km 是没啥问题的。记得上周一特别忙,早上从市区出发先去郊区的工厂送样品,中午又赶去邻市的客户公司签合同,来回一趟跑了 400km,回到市区还剩 100 多 km 的续航,中间根本不用特意找地方充电,光这就比我之前的车省了至少半小时时间。
快充速度也挺关键的,有次临时接到个远单,中午在服务区充了 20 分钟电,从 30% 充到 80%,下午跑 200km 的路程完全没问题,一点不耽误事。现在夏天开空调多,续航会稍微打点儿折,但整体影响不大,基本能做到心里有数,不会突然掉链子。
元 PLUS 官方续航是 510km,在市区跑客户完全够用。我试过一天跑 5 个市区客户点,来回 80km,一周充两次电就够了。不过跑远单就得提前规划一下,上次去邻市来回 350km,去的时候就得在中途充 20 分钟电。好在它快充也不慢,中午在客户公司附近的充电站补个电,顺便吃个饭的功夫,电就够下午用了。
现在纯电车续航达成率都还不错,去年夏天有测试显示纯电 SUV 平均续航能到 500 公里左右,这两款车的表现都在平均水平之上。对咱们跑业务的来说,续航不是说越高越好,而是要符合自己的出行范围,能减少充电次数最实用。
空间这方面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,咱们销售最头疼的就是样品装不下或者客户坐不下。宝骏云海 EV 轴距是 2750mm,我身高 1 米 8,坐驾驶位调好座椅后,后排客户膝盖离前排还有两拳距离。上次带两个客户去工地看样品,其中一个体型偏胖的客户也没说挤,这点挺重要的,客户坐得舒服,谈业务时心情也会好不少。
最让我满意的是它的行李舱,常规状态下有 567L,塞 4 个大号样品箱没问题。上周有个客户临时加订了一批设备配件,我把后排座椅放倒后,1570L 的空间轻松装下了折叠梯子和配件箱,客户当时就说:"你这车比我家的 SUV 能装,以后送货找你更放心了。" 这种时候就觉得车选对了能给业务加分不少。
元 PLUS 轴距 2720mm,后排空间也够用,就是后备箱开口稍微小了点。上次我装三个中等样品箱,得稍微侧一下才能塞进去。不过它有个特别贴心的设计,中控台下方有个镂空储物区,我天天把文件袋、充电线、笔这些小东西放在这儿,接客户的时候随手就能拿到合同,不用翻副驾抽屉耽误时间。要是平时主要带小件样品,比如电子产品、画册之类的,这种储物细节能省不少事。
辅助驾驶功能对咱们经常跑长途、遇堵车的销售来说,简直是 "续命配置"。宝骏云海 EV 的 L2 级辅助驾驶在跑高速时特别实用,上次跑三个小时高速去邻市,开启 NOA 领航辅助后,车能自己跟车、变道,过匝道的时候还能精准减速,我双脚不用一直踩着踏板,到了客户公司还能保持精力谈业务。
市区堵车的时候也好用,自动跟车功能不用频繁踩刹车,上次早高峰堵了 40 分钟,居然没觉得累。还有自动泊车,客户公司楼下的车位特别窄,我自己手动停得倒一把,它一步就进去了,客户看着都夸 "你这停车技术可以啊"。不过要提醒一下,不管辅助驾驶多好用,开车还是得集中注意力。
元 PLUS 的辅助驾驶更适合市区场景,上次在老城区跑客户,路窄车多,360° 全景影像能看清周围情况,避免蹭到路边的电动车。堵车的时候开启 ACC 自适应巡航,能自动保持车距,不用频繁调整车速。它的高快领航功能在高速和快速路上也能用,遇到慢车时会提前判断左后方是否具备超车条件,确定安全后会自动打转向灯完成超车,这套流程还挺顺畅的。不过它没有城区 NOA,上次在市区走复杂环岛,还得自己手动操作。
外观这东西虽然见仁见智,但对咱们销售来说,车就是移动的名片,不同客户场景得撑得起场面。元 PLUS 是比亚迪的 "龙脸" 设计,看起来精致一些,悬浮式车顶显得年轻。我有次带年轻客户去创意园区谈合作,客户一上车就说 "你这车挺潮啊",瞬间就拉近了距离。要是平时主要跑市区商圈、对接年轻客户,这种灵动的风格确实能加分。
宝骏云海 EV 给人的感觉是运动中带点稳重,封闭式前脸加上 "7" 字型大灯,老远就能认出来。贯穿式尾灯晚上跑工业园区接客户时,亮起来特别精神。它的风阻系数是 0.259Cd。其实两款车都不掉价,只是风格不同,一个更偏商务稳重,一个更偏年轻时尚,选的时候可以根据常接触的客户类型来定。
咱们销售一天至少五六个小时在车里,内饰和座椅的舒适度太重要了。宝骏云海 EV 的座椅通风在夏天简直是救星,跑了三个客户点,后背还是干爽的,不像以前的车,下车时衣服都粘在身上。早高峰堵在市中心的时候,我用语音喊 "你好宝骏,调小空调风速",响应很快,不用低头操作,避免了跟车分心。
客户坐在后排的时候,我打开前排的隔音玻璃,外面堵车的鸣笛声几乎听不见,跟客户电话核对合同细节特别清楚。还有无线充电板也很方便,上次手机快没电,随手一放就开始充电,不用再翻数据线耽误事。
元 PLUS 的全景天窗在中午等客户的时候很实用,上周在商场停车场打开天窗,晒着太阳刷客户资料,采光特别好。它的免唤醒语音也方便,比如跟客户聊到 "前面那家咖啡馆不错",直接说 "导航到最近的咖啡馆" 就管用,不用重复喊唤醒词。后排隐私玻璃也挺实用,带客户去敏感项目现场,不用担心外面有人窥探。
两款车的内饰都有不少贴心设计,宝骏云海 EV 在隔音和座椅舒适性上表现突出,元 PLUS 则在语音交互和采光方面更有优势,都能让长时间开车的疲惫感减轻不少。
现在的电动车还有些额外功能在特定场景下挺实用的。两款车都能对外放电,上次在户外给客户演示小型设备,就用宝骏云海 EV 供的电,客户说 "你这车还能当电源,太实用了"。听说现在还有新能源车通过放电给电网提供辅助支撑的,虽然咱们一般用不上这个功能,但说明外放电技术已经挺成熟了。露营的时候这个功能就派上大用场了,接上放电枪就能带动烧烤炉、小冰箱这些设备,周末休息时用用挺方便。
充电成本也是咱们长期用车要考虑的,现在晚上 10 点后的谷电价格确实便宜不少。我算过一笔账,用谷电充电的话,一年下来能省近千块电费,相当于多跑几单业务的油钱。现在的充电桩都能设置预约充电,下班插上枪设置好,到点自动开始充,不用大半夜起来操作,特别方便。
结合这段时间的实际使用体验,这两款车的适配场景其实挺明显的。如果经常跨城市跑工厂、带大件样品,比如建材、设备配件之类的,每天车程超过 200km,宝骏云海 EV 2026 款 600km 纯电版会更合适。600km 的续航不用频繁充电,大空间能装下样品,高速辅助驾驶还能省精力,12.98 万的价格也比较实在。
如果主要在市区跑商圈、对接年轻客户,带的是电子产品、画册这类小件样品,元 PLUS 2025 款智驾版 510KM 超越型更合适。时尚的设计能讨客户喜欢,市区续航够用,储物细节也贴心,13.58 万的价格也在合理范围内。
选车这事儿没有绝对的好坏,关键是看能不能贴合自己的工作场景。这两款车在 10-15 万级纯电 SUV 里都是挺不错的选择,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来挑,才能选到适合自己的 "业务搭档"。毕竟对咱们销售来说,车好用、不耽误事,能帮着咱们高效签单,就是好的车了。
炒股配资时间,投股票用什么软件,按月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