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行业新品多聚焦硬核功能时,傅利叶选择“以柔克刚”。
8月6日,具身智能领域头部企业傅利叶正式发布首款主打交互陪伴、具备“可触摸”特性的全尺寸人形Care-bot GR-3。在外形设计上,GR-3一改传统的“钢筋铁骨”,采用莫兰迪暖调配色、超跑级内饰包覆材料和安全环保的“固特棉GFOAM”软包内里,主打“亲和力”与“安全感”。
如此设计,意味着GR-3的首要目标市场并非工厂,而是更重视情感存在感和交互体验的场景:一是社交陪伴,聚焦人与机器人的情感连接,适用于公共空间、教育环境等场景;二是辅助陪护,在情感陪伴基础上延伸服务功能,覆盖行动辅助、健康监测、康复训练等专业场景。
这也与傅利叶的医疗康复业务逻辑相吻合。傅利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顾捷告诉上证报记者,在医疗康复领域,具身智能机器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。从住院初期的智能导诊开始,到院内辅助诊疗的全流程支持,机器人能够有效提升医疗体系的运行效率。即便在患者出院后,远程机器人仍可提供基础护理及实时监测服务。未来GR-3可深入康复机构、养老院等场景,提供慢病照护、日常生活协助等精准服务。
GR-3正式亮相
傅利叶成立于2015年,其业务包括通用人形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,后者现已实现规模化应用。2024年9月,傅利叶发布其自主研发的第二代通用人形机器人GR-2。今年1月,傅利叶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,E系列融资金额合计达到近8亿元。
基于此前两代GRx人形机器人的经验与市场反馈,GR-3全面优化本体结构,在提升躯干自由度的同时,实现了更紧凑的设计。
在本体结构上,GR-3身高165厘米,体重71千克,全身配备多达55个自由度,可支持更拟人化的肢体表达。通过优化头部空间与轴心位置,实现了更紧凑灵巧的结构设计。
同时,依托模块化设计,GR-3高效集成各类传感与运算模块,在保证美观性的同时兼顾实用性与拓展性,为更多场景的人机交互提供基础。
在外形设计上,GR-3以“亲和力”与“安全感”为核心,融合棕色灵动双眼、柔和面部曲线、圆润适中的身高比例与温和自然的肢体语言,共同营造出轻松、灵动、可亲近的机器人形象。
超越传统的金属感硬件设计框架,GR-3采用莫兰迪暖调配色、超跑级内饰包覆材料和安全环保的“固特棉GFOAM”软包内里。以此通过弱化机械感,减少用户的疏离感与畏惧心理。
续航方面,GR-3的电池系统采用双电池热插拔架构,通过动态能源调配系统实现双电池无缝切换,单次续航能力提升至3小时。
与康养业务协同
会上,顾捷再次介绍了傅利叶对于产业生态的考量。他表示,傅利叶在康复领域已有超过10年的经验,有完整的产品线,也已经进入3000多家医院、300个智能康复港。在康复和养老的赛道中,目前傅利叶的人形机器人产品矩阵能够与场景进行有机结合,可贯穿患者从入院到康复的全流程。
顾捷认为,从初期的智能导诊、健康知识宣教,到后续的认知训练、运动控制训练及各类康复干预,机器人均能发挥重要作用。此次推出的GR-3主打“亲和力”,有望在康复医院、社区等场景中广泛应用,未来更可结合智能化评估与训练功能,进一步提升病患康复效率。
在场景上,傅利叶围绕技术迭代、用户体验和商业化落地等多个产品维度,明确了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和应用目标。一是社交陪伴,聚焦人与机器人的情感连接,适用于公共空间、教育环境等场景。二是辅助陪护,在情感陪伴基础上延伸服务功能,覆盖行动辅助、健康监测、康复训练等专业场景。未来它可深入康复机构、养老院等场景,提供慢病照护、日常生活协助等精准服务。
在GR-3发布会现场,润阳科技(300920)董事长杨庆锋以股东身份发表演讲称,在GR-3的设计环节中,润阳科技参与到了其中,并根据傅利叶团队的需求专门设计了内饰材料,最终应用在了GR-3上。“大家做了一个很正确和坚定的决定,我们希望加盟以傅利叶为主的未来机器人产业生态。”
回溯来看,8月1日,润阳科技公告称,公司已与傅利叶及相关方签署完成《关于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之E3轮增资协议》《关于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之E3轮股东协议》,并已按照相关约定向傅利叶支付全部投资款。今年5月,润阳科技公告称,公司拟以现金方式合计投资傅利叶,金额不超过3亿元。
润阳科技称,通过对傅利叶的投资,有利于拓展公司发泡材料的应用场景,使公司更紧密地根据新兴产业的需求进行新材料研发,提升产品技术含量,有助于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及优化公司业务布局,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,对公司的持续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。
炒股配资时间,投股票用什么软件,按月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